南方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应用现场建筑3D打印技术建设配电房【资讯】
12月4日,广州市荔湾区西塱村大桥西园巷,南方电公司广州供电局正在应用现场建筑3D打印技术建设配电房。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该技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将传统的砌砖、浇筑等人工工序转变为工业自动化打印方式,大幅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3D打印配电房还可以改善施工环境,实现了绿色低碳建设,将大大降低对环境和市民的影响。
3D打印配电房无疑是智慧建造应用于电建设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绿色、高效、智能”的建设模式,将为未来的能源行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一次性成型,施工工期比传统建设缩短30%
在现场看到广州供电局的现场电脑操作员正在借助计算机软件平台的的技术参数设定,控制配电房打印进程。当调制混泥土通过材料输送机器运输到打印头料斗后,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将完成配电房缆坑、设备基础以及墙体的智能建设。
3D打印电房运用三维数字设计,把设计图纸转换成3D打印程序进行高精度打印,只需要一台建筑3D打印机和1名操作员,名普通工人的辅助,就可以完成1栋配电房的施工建设。
一次性成型,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3D打印配电房拥有传统工艺不可比拟的优势。并且,由机械施工代替人力施工,将大大降低人身安全风险。
从电房基础开挖、3D打印至电房装修完成全过程施工工期低于35天,比传统框架结构工艺缩短30%,施工人员数量减少约50%。
绿色环保工艺,现场施工废料产生量减少60%
在传统的电建设中,工艺差、废料多、扬尘大、有噪音,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的环境以及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使用3D打印技术建设配电房,则可实现绿色环保施工。在施工现场看到,这里没有各种砖石材料,仅有打印机及混凝土搅拌机,严格执行7S施工现场管理,文明整洁,绿色环保。
3D打印替代传统的砌砖、抹灰工艺,降低建筑粉尘污染,减少雾霾,现场文明整洁,使废料的产生量减少60%以上,每万平方米产生建筑垃圾不超过200吨,低于绿色建筑标准每万平方米300吨的指标,在满足绿色建筑标准的基础上,再提升约33%。
同时,整个建设过程中,墙体、房内电缆沟及变压器基础的3D打印工期约3天,可明显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居民的影响。
精准直击痛点,全国第一套电房3D打印建设标准
多年以来,电力设施的土建建设主要采用传统工艺来完成。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用工量大、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多。电力系统中的集油池、电缆沟等结构既复杂又难以施工,经常要在极其狭窄的空间内作业;电力设施分布面广,布局凌乱,不利于建设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
而前沿3D打印技术正契合电房建设的需求,精准打击传统工艺的痛点,将先进技术引入电力建设中,形成高新技术与电建设的结合,为电建设闯出一条新路。
在历时半年多的时间里,广州供电局与建筑打印科技公司进行多次技术交流,组织了专家论证,在原来建筑3D打印技术标准基础上编制了电房3D打印验收校准,并于今年12月初率先实现全国第一套电房的3D打印建设标准。
未来,南方电公司广州供电局将把3D打印技术逐渐推广到电建设的其他方面,把电力设施建设与高新技术相结合,让高新技术更好的为电建设服务。
- 上一篇: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 下一篇:香烟包装防伪印刷技术
- [行业资讯]tractica预计2026年全球无人机商业服务收入达到227亿美元
- [行业资讯]第九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开幕200多位台商参会参展
- [行业资讯]保护国内产业2017年我国将调整集成电路等进出口关税
- [行业资讯]河津要建立主导产业为铝深加工和煤化工的省级的开发区
- [行业资讯]佛山三水区仪器计量检测机构
- [行业资讯]ai人工智能芯片尚无公认评测指标公司开发成本增加
- [行业资讯]25公里长江主轴为屏武汉梦幻江城灯光首秀
- [行业资讯]春季再现招工热机床企业陷技能人才招工难
- [行业资讯]158家单位严重超标排放污染物被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
- [行业资讯]多措并举江西赣州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